2025年浙江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② 坚守 弘扬 创新:宋韵杭州雕版印刷技艺
——西湖区北山街道雕版印刷技艺传承项目
时间:2025-10-05 来源:浙江省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协会主办

杭州雕版印刷技艺传承项目作为北山街道社区学校精心打造的终身学习品牌,以坚守为基、弘扬为翼、创新为魂,通过多元举措传承与传播非遗文化,让古老的雕版印刷技艺重焕生机,惠及数万人群,产生了深远影响。

技艺传承之路 守正创新中砥砺前行

杭州雕版印刷技艺作为中国传统印刷技术的瑰宝,工艺繁杂精湛,涵盖浸蒸、描稿、雕刻等二十一种独特技法。然而,在现代印刷技术的冲击下,这一传统手工艺面临濒危困境,从业者锐减,传承链条断层。在此背景下,北山街道社区学校毅然开启了传承保护之旅。

项目组组建了由7名国家级、省市区级非遗传承人与工美大师构成的强大师资团队,为技艺传承奠定坚实人才基础。通过“父子兵”“师徒制”以及与多所院校合作等方式,培养出100余名雕版技艺传承人和200余名专业技能人才,黄小建成长为国家级传承人,还有省级传承人1名、工艺美术大师1名等。项目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基金,用于招募人才、购置原材料与设备;还通过与文创企业合作、举办体验活动、直播售卖版画等自筹资金,为技艺传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课程建设上,项目与多所院校合作,编纂《杭州雕版印刷技艺》等高校课程,并针对不同年龄段开设特色课程。在幼儿园开展体验课程,以故事和游戏形式开启启蒙教育;中小学阶段结合美术和劳动课,开设校本课程并开发创新工具包;还建立了教学资源库,丰富教学内容。新一代传承人潜心创作,雕刻千余块刻板,恢复失传的“饾版拱花”技艺,众多作品如《十竹斋画谱》等在各大展馆入展入藏,广受赞誉。此外,项目在弥陀寺公园和杭州市文化馆设立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为市民提供体验平台,开展讲座,深受市民好评。

文化弘扬之途 多元拓展中绽放光彩

为弘扬杭州雕版印刷技艺,项目积极深耕校园。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深度合作,承办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通过“名师传帮带”模式,培养高端人才。在多所院校开设选修课、研修班,授课时长充足,让学生深入研习技艺,为非遗传承输送新生力量。开展“小小雕版传承人”等趣味活动,走进500余所学校,惠及数千人次,极大拓展了技艺传播范围。

项目团队走进杭州国家版本馆等场馆,开展300余场体验活动,在浙江图书馆活动中,设计特色主题作品“金蛇迎春”等作品,让参与者感受技艺魅力。此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等合作,定期展陈布展,多部经典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收藏,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被土耳其中国友好基金会收藏等,拓宽了非遗作品受众群体。项目还与社区携手开展 200 余场雕版印刷技艺体验活动,在湖墅街道仁和仓社区等,让居民亲身体验制作过程,设置互动展览区,加深居民对技艺的全面认识。

创新发展之径 跨界融合中开创新局

项目积极推动跨界融合,创新领航,与省中旅合作,推出“杭州雕版印刷体验”旅游项目,嵌入旅游线路,让游客亲身参与感受。与浙江电台FM104.5合作,开展《小雨带你看非遗》活动,编撰研学手册,扩大项目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与文旅部门合作,首发《二十四节气》主题借阅卡等文创产品,传播技艺的同时带动旅游经济发展,预计每年为周边居民带来近100万的经济收益。

项目通过“非遗文化+大企帮小店”模式,与江南布衣等3家单位合作,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如杭州新锐国货护肤品牌推出的蛇年限定雕版印刷礼盒,大受消费者欢迎。与各类机构合作开发衍生品,借助互联网平台推广,每年创造数十万元的社会价值。

项目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策略,借助“中美十万强”项目,接待美国师生来华学习,让更多的美国学生感受中国的非遗文化。项目组成员多次赴美国、欧洲等地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展示技艺,2025年春节期间,黄小建老师赴新加坡展示技艺,吸引众多关注。项目借助媒体力量,在国内外媒体广泛宣传。《拱花节气笺方寸间风俗》等登上中央电视台专题节目,《杭州雕版印刷技艺》系列短视频,播放量已达20多万次,“学习强国”累计9次播出杭州雕版印刷技艺的内容,极大提升了技艺的国际声望和社会影响力。

杭州雕版印刷技艺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荣获第19届亚运会和第4届亚残运会鼎力支持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教学基地为国家级传统技艺传承与示范基地。从传承发展雕版印刷技艺,到创新拓展雕版印刷文化产业,杭州雕版印刷技艺终身学习品牌将继续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让杭州雕版印刷技艺这一文化瑰宝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坚守 弘扬 创新:宋韵杭州雕版印刷技艺

Baidu
map